0

    (2)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全国城乡的教育技术系统

    2024.02.09 | admin | 62次围观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视听教育和程序教学运动,在中国则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电化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活力,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产生了积横的作用与广泛的影响。

      1.新中因成主前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1)“电化教育”的产生

      “电化教育”的产生与“电气化”有关。“电气化”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具有“高科技”的含义,幻灯、电影、广播以及电视都和“电”有关联,教育电影、教育广播、教育电视、幻灯片等利用电力,通过教育影响一个人与其世界的相互关系。

      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在国外视听教育的影前下引入的,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出现之初由学校、学者倡导,从社会教育实验到学校教育推广。在当时经济不发达、科技落后、政府不重视、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电化教育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大规模推广。

      (2)兴办电教专业

      随着电影和广播教学的开展,一些学校开始开设电影播音课程,开办电影播音专业,培养专门的电教人才,主要有:1936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开办的电影播音教育专科;1939年金陵大学开办的电影播音专修科:

      1940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开办的电化教育专修科等。

      (3)兴办电化教育出版物

      20世纪40年代电化教育出版物主要有金陵大学的《电影与播音》、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电教趟讯》和社会教育司的《电化教育》等。

      2.新中国成立初朝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1)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

      1949年11月,新中国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电化教育处(后为幻灯处),负责全国电教工作。1950年,文化部商同教育部把所属各省、市文化馆划归文化部领导,以利推动电教工作。我国的电教事业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开始起步和发展。

      (2)社会电化教育的发展

      开展播音教育:1949年,北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俄语广播学校”;1953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文化补习学校”;1958年天津举办

      “广播函授大学”。

      开展电视教育:1960-1966年,上海、北京、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地相继举办”电视大学”,开设数学、物理、化学、中文、政治、俄语、英语等课程。

      (3)学校电化教育的发展

      高校电化教育:高校电化教育的开展主要有:开设电教课程(主要是师范大学教育系),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外语电化教学),成立电教中心.电教室、电教馆负责电教工作的开展。

      普教电化教育:普教的电化教育主要由各地的电教馆来组织和推广,主要工作是在中小学中开展幻灯、电影、录音辅助教学;制作、收集和交流电教教材和资料。

      3.改革开放后电化教育的重新起少和迅速发展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大计。邓小平指出“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错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1978年2月,教育部成立电化教育组,7月改称中央电化教育馆,各地也开始建立电化教育机构,到1986年,全国除台湾省以外,都建立了省级电化教育馆,各级各类学校也建立了电化教育机构。

      1979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28所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广播电视大学同时开学。到80年代末,已经发展成为由1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43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575所地(市)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1500多个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分校)组成的广播电视高等教育系统。

      1980年以后,为了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由教育部门独立或与广播电视部门合作,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教育电视台。

      1986年7月1日,“中国教育电视”用卫星试播,10月1日正式播出。

      1987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建立。

      至1990年,全国已有教育电视台(站)500多座,教育电视单收站3000多个,故像点30000多个,初步形成了卫星电视教育网络。

      4.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1)从电化教育向教育信息化转变,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各缴各类教育机构和单位的重视。

      (2)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全国城乡的教育技术系统;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和可喜或绩。

      (3)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我国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立了具有专科、本科、硕土,博士到博土后科研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4)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向整体、综合、广泛、纵深发展。

      (5)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高了农村的教育质量和效益;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网络教育办学体系。

    (2)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全国城乡的教育技术系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